你認為 YEEZY 會成為第二個 Air Jordan 嗎?

如今球鞋市場群雄崛起,不論是觸底反彈的 New Balance,瘋狂消費情懷的 Reebok,亦或是緊抓 KOL 的 Puma,都想要重新打造出自家門面。但不得不承認,球鞋市場,依舊是 adidas 與 Nike 兩大品牌的天下,擔當門面的 YEEZY 與 Air Jordan 也在分割著主流媒體的巨大流量。

 


▲ 2019 年第二季度球鞋溢價與市場佔比排行(圖片來源:StockX)

 

Kanye West 僅僅用了 4 年時間,就讓 YEEZY 的規模堪比 Air Jordan,喬神與 Nike 可是足足用了 35 年。不可否認 YEEZY 已經擁有相似的知名度與市場佔有量,但如果客觀理性的看,YEEZY 能夠達到 Air Jordan 的高度甚至超越嗎?

 

穿越 31 年的「關公戰秦瓊」

 


▲ 圖片來源:complex

 

Air Jordan 與 YEEZY 就好像侯寶林大師的經典相聲《關公戰秦瓊》,雖始於不同年代,卻擁有不少共同點,請跟隨筆者逐一來看。

 


▲ 圖片來源:Jordan

 

1、跨時代的科技與設計加持

Air Jordan 能夠立足長久離不開各種「神蹟」科技與設計,如果你是最 OG 的 Sneakerhead,想必早已爛熟於心,從 1984 年開始,打破聯盟配色規定的 Air Jordan I,採用意大利產皮革與全掌緩震的 Air Jordan II,可視化 Air 氣墊與爆裂紋雙重加持的 Air Jordan III,首次使用水晶外底和 3M 反光鞋舌的 Air Jordan V,全掌奢華碳板與漆皮的 Air Jordan XI,前後分離 Zoom Air 的 Air Jordan XIII,雙層 Zoom Air 的 Air Jordan XVIII 等等。

 


▲ 喬神第二次退役前的每雙鞋,都代表著每年的最新科技。(圖片來源:Jordan)

 

從最初的 Air Jordan I 到最新的 Air Jordan XXXIII,Air Jordan 系列是球鞋科技爆炸發展時代最好的見證,也是 Nike 背後眾多實力強勁設計師的功勞,Peter Moore,Tinker Hatfield,Bruce Kilgore 等人,無一不是赫赫有名的傳奇設計師。

 


▲ 左:Air Jordan I 設計師 Peter Moore
中:共設計出 21 雙Air Jordan 的 Tinker Hatfield
右:Air Jordan II 設計師 Bruce Kilgore,代表作為 Air Force 1(圖片來源:PDX)

 

如果說 Air Jordan 的靈魂是 Air,那 YEEZY 的靈魂便是 Boost。Boost 技術剛面世時的不溫不火,由 YEEZY 750 和 350 一舉打破,雖然 750 的設計上依稀還能見到 Air Yeezy 的影子,但 350 將 Boost 緩震和 Primeknit 編織鞋面的結合徹底顛覆了人們對運動鞋的看法,人們意識到球鞋可以為潮流而生。

 


▲ 還記得 4 年前發售時,被大家嫌「醜」的這兩雙嗎?(圖片來源:flightclub)

 

而 Kanye 對 YEEZY 的設計團隊也是同樣的要求苛刻,不斷挖角實力設計師,去年便將 Christian Tresser(作品諸如:Nike Air Max 97)與 Steven Smith(作品諸如:Reebok Insta Pump Fury,New Balance 1500)兩位大佬攬入麾下,2019 年更是宣佈推出年輕設計師孵化計畫,致力於幫助更多的設計師在 YEEZY 做出貢獻。

 


▲ 左:Christian Tresser 代表作品 Nike Air Max 97
右:Steven Smith 代表作品 Reebok Insta Pump Fury,New Balance 1500(圖片來源:highsnobiety)

 

目前正式發售的 YEEZY 750,350,950,700,500 等鞋款幾乎影響了近些年大部分球鞋的設計趨勢,而在前不久《Forbes》的採訪視頻中又一次性釋放出巨量樣品,可以看到些許全新的設計。

 


▲ 圖片來源:Forbes

 

2、遠超同期產品的發售價格

除去最初 80 年代中,Air Jordan I 在 1985 年原始發售價 65 美金,Air Jordan II、III 的 100 美金和 Air Jordan IV 的 110 美金,進入 90 年代的 Air Jordan 系列發售價穩定於 125 美金左右,直到 Air Jordan XII 開始,以 20% 的幅度提升發售價並保持最高售價球鞋紀錄,到了 1997 年 Foamposite One 以 180 美金打破,但進入千禧年後, 2002 年 Air Jordan XVII 又以 200 美金再次變為最貴籃球鞋。

 


▲ 當年如日中天的 Converse 都摸不到 Air Jordan 的尾巴(圖片來源:grantland)

 

放到現在 200 美金並不屬於高發售價,但在當時,其他品牌的籃球鞋普遍售價在 65 到 110 美金左右的時代,尤其是 Michael Jordan 第二個三連冠時期,每雙鞋都能以高於其他品牌近 25% 售價的價格售空,可見其受歡迎程度。而這種市場回饋也讓後續的幾雙 Air Jordan 大幅漲價,但隨著喬神退役,高售價也帶來了滯銷的衝擊。

 


▲ 從初入聯盟到生涯末年,籃球之神的簽名鞋售價翻了三倍(圖片來源:kickz)

 

反觀 YEEZY,不同於 Air Jordan 的循序漸進,首發 750 便以 350 美金的高價示人,而 350 則以 200 美金的發售價推出,稀少的貨量加上地區限定等因素,造成市場上供需的極端不平衡,供需失衡帶來的,還有炒賣。

 


▲ 350 美金依舊 10 秒售空(圖片來源:adidas)

 

750 和 350 炒賣價格在短時間內全部衝破千元美金大關,這也給市場放出 YEEZY “大額升值空間” 的信號,這也是為什麼隨後的 350 V2 以 220 美金價格發售後仍舊被一搶而空,並非功能性鞋款卻有著比大多數專業鞋款高昂的價格,在設計與科技之外,YEEZY 上多附加上了 “潮流” 和 “理財” 的元素,這使得 700 以 300 美金發售時,沒有人再驚訝 YEEZY 的高售價,在全民沖搶的時代,有誰還記得 Foamposite One 和 Air Jordan XVII 呢?

 


▲ 誰會跟錢過不去?(圖片來源:stockx)

 

3、品牌背後的 Michael Jordan 和 Kanye West

品牌如其名,Air Jordan 背後永遠站著的是籃球之神 Michael Jordan,在 NBA 中的影響力不必說,當年乃至現在一眾球星腳上穿的都是 Air Jordan,老隊友 Scottie Pippen 有自己的簽名鞋偶爾也要穿一穿 Air Jordan,喬神的死對頭 “Reggie” Miller 生涯末年也做起了代言人,諸如 Kobe,AI 這些伴隨大部分年輕人長大的球星也都穿過 Air Jordan。

 


▲ 讓對手,隊友都穿自己的鞋。(圖片來源:solecollector)

就算 Air Jordan 的正代們早已不是巔峰科技的產物,卻依舊活躍在籃球場與街頭,受眾面極其廣泛的 Air Jordan 也不斷出現在歌手明星甚至是 WWE 的舞台上,而 Air Jordan 也被從籃球鞋一欄,挪到了生活鞋款,更多的,是人們對情懷的念舊和追憶。

 


▲ 不提大哥 Jay-Z,Kanye 自己原本也是 Air Jordan 迷弟(圖片來源:bardetroit)

 

但是 Kanye 不一樣,作為一名成功的歌手之外,他同時也是名成功的商人。眾所周知 Kanye 建立的 Donda 素有 “時尚黃埔” 之稱,從他手底下出來的哪位不是個頂個的設計師?現如今的潮流市場上,Virgil Abloh,Matthew Williams,Jerry Lorenzo,Samuel Ross,Heron Preston 等人都是 DONDA 門徒,對於桃李天下的 Kanye 來說,YEEZY 只是一樁生意而已,鞋只是 YEEZY 系列中的一部分,沒有 Michael Jordan 那種英雄主義夢想的渲染,YEEZY 就是為了 “潮流” 而生,是 Kanye 表達自己靈感與想法的媒介。

 


▲ Kanye West 的 Donda 門生
上:Jerry Lorenzo,Kanye West,Samuel Ross;
下:Heron Preston,Virgil Abloh,Matthew Williams。(圖片來源:matome)

 

Kanye 在 YEEZY 上的成功在於他對整個設計發售過程中的把控,狠抓設計,售前造勢,根據市場變化貨量,但這些也埋下了 YEEZY 未來發展的隱患:

破發的貨量真的是為了「人人都穿上 YEEZY」 ?

還真是,但這是個漫長的 “鬥爭” 過程。前幾日的 YEEZY官網連軸轉大補貨,再加上之前多款 350 V2 多次補貨,讓人們覺得 YEEZY 的春天真的來了,Kanye 就要兌現他 “人人穿上YEEZY” 的諾言了!但是反觀市場,價格依舊堅挺,雖然有小幅下跌,但是依舊維持在原價以上幾百元以內,按道理來說補發的貨量如此充足,為何依舊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呢?

 


▲ YEEZY Day 瘋狂補貨(圖片來源:fastsole)

 

因為兩個字,轉賣。快速發展的球鞋交易市場造就出一眾 “理財” 思維,原來排隊買鞋是因為喜歡,現在排隊是為了什麼?看看隊伍中的大爺大媽也能猜出個一二。轉賣是正常獲利手段,但是過度病態的轉賣市場導致的是隨時可能破掉的泡沫,大量的囤貨和收貨讓原本應該飽和的市場保持飢渴狀態,轉賣利潤也隨之增長,可狼多肉少,真正有需求的買家又有多少?

 


▲ 和最初 750 發售相比,350 V2 “Cream” 直接破發(圖片來源:@theyeezymafia)

 

此前幾雙號稱百萬貨量的 Air Jordan 都沒有對二級市場造成多大影響,該炒賣還是炒賣,可見一味的增加貨量起不到太大的作用。筆者倒是覺得 Kanye 很精明,一次性將庫存全放光,又藉著《Forbes》曝光出眾多樣品,先甩出庫存給市場解渴,同時勾起新需求,等到合適的時機,新 YEEZY 一推出,想不好賣都難。

 


▲ 圖片來源:GQ

 

不管 Kanye 是為粉絲還是為利益,這句「人人都穿上YEEZY」的諾言離兌現還真的不遠了,只希望真實現的時候不是因為極端貨量導致的球鞋二級市場崩盤。

高質量的設計能持續多久?

品牌門面系列的設計持久性很重要,就拿 Air Jordan 來說,在喬神第二次退役之前,每雙鞋都保持著高質量的設計和創新,此後的鞋款少了 Jordan 賽場上的星光加持只能依靠單元素亮點吸引眼球,雙碳板設計,手提箱鞋盒,掛套鞋面等等,直到 Tinker Hatfield 回歸設計出堪稱完美的 Air Jordan XXIII,在之後的 Air Jordan 徹底轉型重回專業籃球鞋領域,少了花裡胡哨的設計,更加注重實戰性能,得以在籃球市場上重新站穩腳跟。

 


▲ 如果不是 Tinker Hatfield 設計出的這雙Air Jordan XXIII,Air Jordan 很可能就會徹底跑偏。(圖片來源:Jordan)

 

YEEZY 同樣面對這這樣的問題,750 和 350 是完美的作品,但是之後的呢?500 和 700 緊跟住 Clunky Sneaker 的設計趨勢,換湯不換藥的 350 V2 不停的在鞋面與配色上做文章,《Forbes》採訪視頻曝光出的巨量鞋款的確震人,也有不少新鞋款值得期待,但是細看大部分仍舊是老款鞋型多款配色,稍微令人失望。

 


▲ 圖片來源:Forbes

 

YEEZY 也許有兩種未來,後期設計太過超前從而進入像 Air Jordan XV 至 XXII 這一段尷尬時期,又或許革命性的設計使得進入像 Air Jordan XI 至 XIV 那段鼎盛時期,這一切還得看 Kanye 下一步棋會怎麼走。

 


▲ 圖片來源:yomzansi

 

僅僅用 4 年達到現在的規模,Kanye 的總體設計質量還是很高,YEEZY 可以成為下一個 Air Jordan,但完全沒有必要。兩家本就不是一路人,Air Jordan 在 Sneakerhead 們心目中的地位已成定局,進入潮流圈只是無心之舉,成為 “理財” 更是無奈之舉;而 YEEZY 的定位比起 Air Jordan 更加自由,沒有過多的設計約束,也更加適合 Kanye 這種隨心所欲的人。

而隨著貨量提升,YEEZY 成為「街鞋」也是不可避免的事實,奉勸各位潮人/鞋頭切勿盲目跟風,穿自己喜歡的,穿自己舒服的,不要被 「風向」帶跑自己的選擇!

你是如何看待 YEEZY 與 Air Jordan?有什麼見解歡迎留言,寫下你的想法。

 

Kidulty
Kidultyhttp://www.kidulty.com
如今我們已經處於一個追逐並崇尚個性的時代,而kiDulty潮流先鋒便是服務於這股趨勢中的尖端份子。自2008年以來無論風格如何變化,kiDulty永遠為喜好追逐與眾不同的人們提供最具針對性的信息與媒體服務。 kiDulty正式授權OVERDOPE.COM全文轉載。

Latest articles

Related articles

spot_imgspot_img
Total
0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