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潮品牌裡,最不「潮」的品牌是誰?

相信不論你是十年前經歷過 Wtaps、Neighborhood、MMJ 日潮當道的老炮兒,還是當下穿著 Gosha、Needles 大搖大擺的 Young OG,看到標題,你們的心中也有了同一個答案。

visvim。

從不去主動跟隨風潮,但卻 「落得」 日潮的名號。儘管主理人中村世紀早已是雲遊仙鶴般的世外高人,但在「不商業化,即等同於死亡」 的潮流文化中,它讓 visvim 一直站在世界範圍認可的最高處。

遊牧民族、印第安人的服飾;各種費時費力的泥染、藍染工藝;成本高昂的GIZA埃及棉;手工繪製的印花……也許這些只有 visvim 獨有的標籤,並不能完全解釋為何它的價格高得嚇人,東西也不符合潮流趨勢,但依然能屹立不倒十數年。

▲ 堅持人手一針一線,為冷冰冰的服飾工業留下一絲 「價值不菲」 的餘溫

關於 visvim 的趣聞有很多:一把發售價 8000 美元的傘、歌手 John Mayer 近乎瘋狂地迷戀 visvim,更曾一度被認為是 「visvim 代言人」、早年與藤原浩的頻頻互動。相信各大媒體已經將 visvim 該有的梗,嚼了又嚼,直到無味可至。

然後,除了早年在阿拉斯加的留學,以及在 Burton 的工作經歷,卻有媒體願意去報導為何中村世紀可以為 visvim 帶來源源不斷的設計靈感。

適逢曾經在 《POPEYE》 開設個人專欄的中村世紀,將專欄內容整合為一本新書 《My Archive》,而集中分享自己的眾多藏品以及這些藏品對 visvim 設計的影響。

而在 《POPEYE》 的前主編木下孝浩離職前夕,他特意邀請了中村世紀,以及曾為 《BRUTUS》 等日本雜誌撰稿、《My Archive》 的編撰者井出幸亮共聚東京表參道的 《My Archive》 展覽中,一同討論 visvim 的創作靈感。

我們特意將內容進行翻譯,以對話的形式呈現在大家眼前,希望這一內容能為大家揭開 visvim 設計靈感的秘密。

「除了設計,我更希望大家可以關注到靈感本身」

井出幸亮:

首先,我要感謝今天在座的各位。這次展覽的目的是展示中村先生的書籍 《My Archive》 中介紹的各種物品,該系列自 2012 年 6 月起在 《POPEYE》 雜誌上出版了六年多。

這篇每月一期的專欄文章,始於木下孝浩先生被任命為的 《POPEYE》 總編,而在今年 5 月他將辭去這一職務,連載專欄也就此完結,是什麼導致了連載系列的開始?

木下孝浩:

其實早期在 《BRUTUS》 編輯部工作時,我便第一次見過中村先生。所以,當我開始在 《POPEYE》 工作時,我諮詢了中村先生,希望能和他一起為我們的年輕讀者製作一個系列。

當然,除了服裝設計,我更希望把注意力放在他每件作品背後的個人故事上,並告訴他:「我想知道更多他目前感興趣的東西。」作為回應,他對自己想做的事情提出了一個粗略的概念,這標誌著這個系列的開始。

▲ 讓 《POPEYE》 從沒有任何文化生活的氣息的純「服飾雜誌」 變成主張 City Boy 生活方式的潮流界必備刊物,早年在 《BRUTUS》的工作經驗,為木下孝浩的改版工作帶來基礎

中村世紀

對,我們開始探討那些在我設計過程中給我靈感的事物。我們每 2-3 個月聚一次,對我來說,那是一段非常愉快的時光。

看到今天這裡展出的所有東西真的很有趣,它們讓我回想起最初設計道路上發現的所有新東西。從吸收,到理解,再到全新的產品,這個過程值得回味。

不論真假,能帶來靈感的東西,就是好東西

井出幸亮

雖然這次的 《My Archive》 展覽,是以「為 visvim 帶來設計靈感的東西」 為主題,而中村先生的藏品跨越了很多國家和時代,其中很多都不能歸類為標準古董,甚至有許多物品不會被認為是有價值的古董。

井出幸亮

在展出的物品中,有一件英國製造的器皿,具有模仿伊瑪目風格的設計(江戶時期製造的瓷器)。這本質上是一件「贋品」,所以從古董的價值來看,它實際上是毫無價值的。

中村世紀

額,這個不好說,但我記得這個碟子花了我 6 英鎊。

井出幸亮

我認為這就是你的收藏如此吸引人的原因,事實上你並沒有被現有的價值體系所束縛,在選擇物品時,你會有自己的標準嗎?

中村世紀

我認為每個人在看東西的時候都會有一種 「這是我喜歡的東西」的感覺,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過濾器(審美),這種感覺並不一定來自於 「它」被很多人收藏,或者它值很多錢。

那到底是什麼觸發了我內心呢?其實每一樣東西被製作出來的時候,都一定存在某種靈感,對吧?這就是我自己的想法。我的目標是,是找到所謂的 「創作的源頭」。

井出幸亮

在你的收藏中有很多手工製品,有些是天然染色的,有些是用傳統的工藝製作的。

但這裡也有很多東西是用機器製造的,包括汽車和摩托車。這是否意味著你一開始就沒有考慮過「只收集手工藝品」?

中村世紀

是的。由於外出並發現了觸發我審美的事物,許多物品恰好是天然染色的物品或手工藝品。一開始,我也不知道背後的歷史,我經常被問到「我做東西是為了保護傳統的製造技術」還是「如果我用自然的方法來製造東西是為了保護環境」,但我從來沒有這樣想過。

我只是想做一些能經得起時間考驗的東西,讓它們留在人們的心中,所以首先我想思考什麼能與我產生共鳴,我用它作為靈感去創造新的東西。

▲ 運用來自日本九州島南邊的古老國家級泥染工藝打造 visvim 服飾,除了外觀更顯復古,外層布料也能展現較硬身的觸感,面料更能抗污及抗火

最早的「潮流」,其實是為了追逐「被愛」的感覺

木下孝浩

當我看到美洲土著鹿皮鞋的展品時,我不禁產生一個疑問:那個時代的人們把如此精美的工藝運用到他們的日常工具中,其實他們的審美意識真的有那麼高嗎?

中村世紀

好吧,如果你繼續深入研究,我認為這些設計可以歸結為 「渴望關注」。這些掛在 「藥袋」 上的銀飾,最早是由印第安人土著打造的,被歐洲人發現後,才變成商品傳到世界各地。

中村世紀

某程度上這些飾物是一種標識和符號,促進了雙方的貿易往來。我認為,這些飾物有一種誠實的感覺,想要「打扮」和「穿不同的衣服去吸引同伴的注意」,並有一種「被愛」的潛在慾望。

井出幸亮

我明白了。然而,我認為過去和現在的人們都有一種「想要被愛」的感覺。如果是這樣的話,為什麼我們會覺得這些古舊的產物如此美麗呢?

中村世紀

我認為你可以從過去和今天的兩件事中感受到這一點,但眼前的這些事物已經有著悠久的歷史,未必符合現在的審美,而當下也有更多新鮮、耀目的產品,大家對於 「喜歡的事物」,有了更廣闊的認知和選擇。

中村世紀

與現代物品相比,舊的物品並不是為了商業目的而製造的,所以「想要別人看你」或「想要受歡迎」的信息會以更直接的方式傳達出來。

沒有時裝秀,也沒有人告訴你最新的流行趨勢,所以它完全消除了任何人為的偏見。我認為信息越簡單,就越清晰,越有力,越純粹。

先做出一件自己願意穿的衣服,再去考慮如何宣傳和售賣

中村世紀

從商業的角度來看,很明顯我們是通過生產和銷售產品來經營企業的。但就我個人而言,我最初只考慮我想做什麼和我想做什麼,而不僅僅是商業。

我認為這是一個以靈感為起點的過程,這種靈感引導我們去創造美好而持久的事物,然後思考如何將其與企業聯繫起來,從而使這個想法成為現實。

中村世紀

一旦你在創立品牌的時候,逆轉了這個過程(只考慮銷售和商業因素),這些框框條條將改變你的最終產品。

這就是為什麼我認為把個人感受和市場聯繫起來是很重要的,比如做一些你自己想穿,或者認為感興趣的東西。木下先生,你對這個想法有什麼看法?

木下孝浩

我完全同意你的看法。我認為,在品牌最初開始的時候,牢牢掌握你的目標是非常重要的。

對於中村先生來說,他一直懷著向他人表達自己品味的願望而工作,而對於我自己來說,我也渴望創作一本人們喜歡的雜誌,我們的出發點都不同於單純地想要銷售大量產品和賺錢的想法。

然而,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你還必須考慮如何同時將其轉化為銷售。但我也認為,在整個過程中,最重要的是不要忘記最初的願望和衝動。

呼,很高興真的有讀者願意花上 10 分鐘認真看完這段將近 2500 字的對話。從早年的日潮當道,再到如今的時裝和街頭 「混作一談」。所謂 「永遠時興的單品和風格」,其實並不存在。

消費者的口味,始終會跟隨著時代、社會背景、個人審美而變化。正如當初中村創立 visvim 的時候,並不沒有 「奢望」 過品牌竟然火遍全球;品牌的興衰,除了按圖索驥般湊熱點、靠明星、搞話題度…….還有一種最笨卻又最穩當的方法叫做堅持自我審美。

但正如行走在黑膠唱片店淘貨的人,永遠沒有打開 「XX雲音樂」 播放一首新歌活得乾脆利索。在讚歎著 visvim 「表面的光鮮成績」 之前,試問又有誰能像他一樣堅持到底呢?

「我認為真正的時裝應該是沒有時間限制的,不會「過時」或者「入時」,但隨著穿著的時間會越來越貼合個人的氣質,看上去很舒服那種。」— 中村世紀

當然,別再吐槽 visvim 太貴了。畢竟,它壓根兒就不是為 「潮流」 和 Fuccboi 而準備的。當你有了 「潮不潮都沒所謂」 心境時,購買 visvim 的財力和衝動,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Kidulty
Kidultyhttp://www.kidulty.com
如今我們已經處於一個追逐並崇尚個性的時代,而kiDulty潮流先鋒便是服務於這股趨勢中的尖端份子。自2008年以來無論風格如何變化,kiDulty永遠為喜好追逐與眾不同的人們提供最具針對性的信息與媒體服務。 kiDulty正式授權OVERDOPE.COM全文轉載。

Latest articles

Related articles

spot_imgspot_img
Total
0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