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這個乍聽起來有點無腦的猜想,得從兩則無關的新聞說起:
據專門在影視業從事倒賣人口生意的美國選角公司Central Casting透露,他們目前正在積極為Marvel旗下的超級英雄電影「復仇者聯盟4」中預計將出現的葬禮場面招募群眾演員。而按照漫畫原作的劇情進度進行推測,距離我們敬愛的美國隊長駕鶴歸西的日子也將隨著上映日期的臨近一起進入倒計時。
這倆事兒有啥關係?
顯然,即便身兼美隊迷弟和品牌擁躉雙重身份,也不該動不動就把”人要死了” 和”錢要沒了” 的傷痛疊加,上升到”生命與金錢” 這樣的人類終極命題上自尋煩惱。
真正讓二者產生交集的?正是 Carhartt WIP FW17 滿載軍事風的「MILITARY」系列。
“Carhartt WIP = 只有工裝?”
提到Carhartt WIP,估計不少人都會習慣性的聯繫到” 工裝” 二字。
雖然如上印象難免有些刻板、籠統,但也確實道出了這個在街頭文化、創意、音樂及藝術領域同樣建功卓著的服飾品牌的魅力所在,「WORK」是Carhartt WIP 的魂,從底特律到柏林、倫敦,以至全球各個角落,始終未變。
我們在之前的文章中就曾不惜拿當今人氣最旺的街頭品牌祭刀,為您講述過Hamilton Carhartt老爺子是如何在那個屬於鋼鐵、熔爐與火車的年代,僅僅憑藉手頭那四台縫紉機、五名員工和一腔孤勇建立起Carhartt公司,以及恰逢品牌創立一百週年時誕生的Carhartt WIP又是怎樣在保持一貫上乘品質的同時,專注細節與用料,用更賦時尚感且適合日常穿著的新派工裝去征服一眾街頭少年的故事。
是的,雖然「軍事」這一時下備受推崇的設計題材也時常出現在Carhartt WIP 往季的單品設計中,但集結成膠囊系列一併推出的情況卻著實罕有。
也許你也在納悶兒,擁有百年積澱,一向在設計風格的變化上相對克制的Carhartt WIP 此番如此大費周章,難道僅僅是因為受到如今甚囂塵上的軍事風潮所左右?
“Carhartt 曾參與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戰?!”
如果你是一名合格的軍事愛好者,可能已經覺察到了一絲端倪。
從M-65、N-1到MA-1,從最早被美軍應用在海灣戰爭的夜視迷彩圖案,到太平洋戰爭後催生的橫須賀夾克,所有這些關鍵詞,指向的都是著名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即本次Carhartt WIP 「MILITARY」系列的靈感來源。
但有別於一眾以軍事元素為賣點的街頭品牌,Carhartt 卻是這場戰爭實打實的參與者。如果你也曾探尋過Carhartt 的歷史, 應該會在頁面上註意到這樣一段話:
「 國際衝突時期,Carhartt 一直是美國軍方的有力後盾,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無數上陣衝殺的士兵身上穿著的製服正是來自於Carhartt 向政府提供的製衣設備。」
雖然曾經的刀光劍影,如今也許只能在Carhartt 同樣出名的獵裝產品中才能窺見一絲影踪,但Carhartt WIP 本次致敬歷史的「MILITARY」卻在”工裝”之外,詮釋著血脈的正宗。
“Carhartt WIP 是迷彩的專業戶?!”
正如各位所見,既然名為軍事「MILITARY」系列,諸如Ripstop抗撕裂面料等注重功能性和耐磨程度的軍用材質,以及橄欖綠及大地色系的加入顯然只是Carhartt WIP武器庫中的常規配備,如何在“迷彩” ——這一軍事風格中核心元素的運用上推陳出新,也許才是檢驗前者兵刃成色的考量關鍵。
而由Carhartt WIP鑄造的這兩款個性不一的季度迷彩,顯然足夠出色。
▲ Camo Combat Green
Camo Combat Green,源自久經考驗的戰地迷彩。在森林綠及迷彩基調之上,加入土系新色及圖案,開拓更多變的視覺衝擊。而融合了軍事主題的Patch布章設計也令傳統的迷彩圖案,跳脫出了固有基調,在層次和變現力上變得更為豐富。
▲ Night Vision Camo
Night Vision Camo,夜視迷彩。眾所周知,在嚴酷的黑暗環境中,夜視能力往往是戰場博弈中的致勝之匙,在夜視雷達的探測下仍能發揮保護作用的夜視迷彩正是因此應運而生。而在Carhartt WIP重塑的版本中則選擇將泥綠色層次進行突出,呈現出原本要透過舊式夜視儀器才能觀察到的顯像圖案,頗為特別。
回歸到單品樣式上也同樣如此。
不論是改良自M-65野戰風衣的Utility Jacket、脫胎於N-1甲板服的Winston Jacket,還是在經久不衰的MA-1飛行夾克上加入更多獨到設計的Casey Jacket,都在試圖以功能性為前提,為軍服的日常著用提升質感。而這一點,也同樣貫穿在「MILITARY」系列的每一件單品中。
“結”
至於美國隊長?
如果不是虛擬人物,角色被設定為二戰老兵的Steven Rogers 先生,可能真的就穿著過Carhartt 手刃敵軍也說不定呢。
p.s. 本文由 Kidualty 潮流先鋒 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