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圍牆倒下 35 週年解放的象徵與文化的重生夢回 90 年代 Techno 場景

柏林圍牆倒塌至今已 35 年過去,結束了東西德的隔離,亦象徵著文化解放。當時上百萬青年湧入倒塌現場,在廢墟之上狂歡數日,年輕一代渴望脫離過去束縛,在這片尚未重建的城市找到了表達自我與重塑生活的空間,柏林成為了藝術家、音樂人和叛逆青年集聚地,充滿能量、顛覆、無政府主義色彩,為人們帶來前所未有的解放。

Techno 在柏林的興起與圍牆倒塌後的社會氛圍密不可分。地下音樂派對為逃避現實的出口,推動音樂運動的爆發。伴隨著節拍強烈的工業音效與冷峻旋律,展現了打破社會規範的力量。無政府和自由意志交融在派對中,在這裡,音樂、燈光、藥物以及自由成為了逃離過去的途徑,反映了柏林圍牆倒塌後城市的無限可能性與無拘束的未來。

柏林圍牆倒塌後,東柏林廢棄建築成為地下 Techno 文化的溫床,最著名的便是 Tresor 和 Eimer。Tresor 位於一間廢棄百貨公司的地下室,由電音廠牌 Interfisch 創辦,迅速成為柏林 Techno 場景的中心,銳舞客在那裡隨著工業和迷幻節拍狂舞。建造 Tresor 時,因需要供盥洗用的管線,發現該區的下水道禁區,甚至連東德政府也未曾規劃過。

另一個傳奇俱樂部 Eimer,是由東德龐克們在柏林牆倒塌後佔據。這座建築位於無人管理的 Mitte 區,本預定用於摩天大樓建設。這些建築缺乏正式檔案,Eimer 的佔據者在幾乎無政府狀態下生活,直到 2003 年才被清空。這些俱樂部象徵了圍牆倒塌後的新自由,青年在這裡創造獨特的音樂文化,透過地下派對表達對解放和創意的追求。

柏林的地下 Techno 場景不僅在 90 年代蓬勃發展,至今仍對全球電子音樂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如今 Tresor、Berghain 等俱樂部繼續為 Techno 文化做出貢獻。Techno 所象徵的精神,仍是今日柏林文化的核心要素。柏林圍牆倒塌 35 週年,這座城市的 Techno 場景代表著自由意志與文化交融,讓人們夢回那個充滿無限可能性的 90 年代。

國家兩廳院下個月初邀請到世界知名編舞家吉賽兒.韋安(Gisele Vienne),以 90 年代柏林夜店文化為靈感帶來的現代舞演出《群浪》,將一夜狂歡的派對以超慢速舞蹈動作呈現,搭配 Techno 音樂,將青春少男少女們的情慾及權力流動展現無遺。

《群浪》將時空置於 21 世紀歐洲大陸,藉 15 位青少年的狂歡派對,進行一場跨越夢境與現實、情色與暴力、舞蹈與儀式的探索。舞者緩慢而零散的動作,或短暫而片刻的親密接觸,揭露出群眾個體之間,對於感官刺激根深蒂固的慾望,讓觀者在混亂的喧鬧中獲得釋放。

👉售票連結

📸:《群浪》

👉👉 快來追蹤 @overdope_com IG 🔥最新最DOPE不GG🔥

P.Robot
P.Robot
🤖 will take over the world

Latest articles

Related articles

spot_imgspot_img
Total
0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