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 關於跨界,我說的其實是。安哲:「我不是生意人,我不為噱頭創作。」

 

界,從古至今所帶來的甜頭,總讓各界樂此不疲。聯乘效果創造雙贏,名利雙收拉抬聲勢,除了是當今最普遍使用的行銷手段外,當然也為市場 / 環境帶來不少「新意」,日前最為轟動的世紀跨界 LV x Supreme,無論正反意見如何,其後座力與話題性之強,皆足以榮登近期最成功的案例。畢竟,網路世代的消費者 / 讀者變得更難取悅了,在各種利弊因素考量下,跨界的確是一個相對聰明的做法。

跨界合作要玩得精彩,除了互信互利之外,最重要的是能夠汲取彼此的強項,展現 1+1 大於 2 的效益。OVERDOPE 本回力邀擁有許多跨界合作經驗的安哲,談談他對這個議題的看法。說來有趣,安哲的身份本身也充滿了跨界的影子。自從 2014 年出演了偶像劇《妹妹》中建築師「袁方」的角色後便開始備受矚目,同年,他以插畫家之姿接力出版繪本《不安份的石頭》,立即獲得廣大迴響。演員,也許是外界對他的第一印象,但實際上,創作,才是他令人驚艷的地方。早在戲劇角色之前,他就已經拿下國外多項藝術創作獎項的肯定,安哲遊走在演員與藝術家角色之間,看似迥異互斥,卻又游刃有餘。

「視覺藝術家」是他對自己的定位,更是他目前全力耕耘的強項。因此,總是追求創新的 ALBA 今年便找上安哲,以「時間」為題進行一場全新的跨界合作,激盪出不少精彩火花。關於跨界,你的看法如何?以下,是來自安哲的回答。

 

成套西裝:narifuri、襯衫:radiantsphere all by Hotel V / 絲巾:Stylist Own / 手錶:ALBA AM3459X1 NT$8,900

我不會因為活在某個標籤下,就只做這個標籤下面的事情。

跨界,將看似相互牴觸、甚至是競爭關係的兩方異業結合,創造新意之餘,也提高大眾對兩方的好奇心與認識。潮流圈玩跨界已非稀奇事,我們比較好奇,藝術與商業的跨界,現況又是如何呢?

我覺得最有趣的跨界創作,是我剛從歐洲回來,接了一間美國科技公司的案子。那時候他們找了一些美國、亞州不同類型的藝術家合作,針對某個科技相關的題目去做一系列的創作。這個合作案裡,不會看到很籠統的商品置入,主要是探討人性與科技之間的狀態。我還記得他們很有誠意的寄了一本科幻小說給我,看完被指定的某個章節後,用自己消化過後的方式創作一個作品。我覺得非常有趣,一個冷冰冰的科技公司,竟然願意去做藝術的跨界合作。

我當時拿到美國的案子是很興奮的,因為可以在一個完全不被干涉的狀態下去創作,甚至在我的題目裡,我是站在反科技的這個面向,他們也都能接受。所以我覺得這對我來講才是一個很有意義的跨界,不是很矯作、很刻意的。但在台灣,創作者沒有到達一個能量,或是膚淺一點來說,沒有到很紅的程度,是沒有機會堅持你的創作。另外,可能只是出席一個活動,就會標榜你是個視覺藝術家,但其實沒有真的發揮在你的作品本身,我覺得相當可惜。

跨界並非近年發展出的商業模式,外界對此也有許多正反兩極的評價。你自己對於「跨界」看法?

我不是一個生意人,我就不會站在一個炒話題或是噱頭的角度去看待這件事情。我在歐洲看到的東西是很多元的,對任何東西都很有包容性,不會輕易的就貼標籤。但在台灣這個環境裡面標籤是很明顯的,你是什麼樣的人,就只能做什麼樣的事。我們會去歸類文青就是該聽什麼的音樂、該去什麼地方。我覺得會有這樣的現象,代表這個環境太狹隘了,導致在這邊生長的人也變成這樣。

我覺得藝術家有很多可能性,像是很常有人會問我說:「你到底是藝術家還是插畫家?」我都統稱自己在做視覺藝術。我在國外花了很多時間在作品上,回到台灣,我拍了一部戲之後也畫了一本繪本,今年也在準備自己的個展,所以我一直很難去理解別人怎麼定位我,最後也只好妥協,你說插畫家就是插畫家,但我自己並不是這樣看,也不在意這些事情,我覺得所有的事情都取決在你做出來的東西。當這些東西可以做到一個能量的時候,就交給別人去想該怎麼給你下標籤,但我自己在做的事情還是沒有變。我不排斥任何可能性,所以我不會特別因為我活在某個標籤下,我就只能做這個標籤下面的事情。

 

 

 

 

在台灣,非主流就會被冠上「窮死」的標籤,因為沒有人會買單。

從你過往的合作經驗與作品中可以發現,你經歷過各式各樣的跨界合作。你是怎麼讓自己喜愛的東西成為工作(將創作變得有商業價值)?

我在做個展或參展、參賽的時候,我會用比較藝術的思維去構想,保留很多的自我,把那些所謂的主流和非主流拿掉,我只畫我想畫的。當你去接觸出版業,它就是一個商業市場。當我面對一本繪本,很明確的目的就是要讓讀者能有「共鳴」,我就會把自我拿掉一些,在包裝上面變得比較好讓人進入狀況。但我還沒拿捏得很好,所以在自己的繪本創作裡還是保留了很多的自我。像是用色,我不想因為大家覺得要比較可愛或繽紛,就去做那樣的設定,這樣有好有壞,但大方向仍是希望能讓更多讀者去認識這個創作。我覺得這其實是蠻沮喪的一件事情,但環境沒辦法改變,能改變的只有自己的心態。所以我會很珍惜每一次的創作,然後也希望能趕快把創作達到一個量,我認為當到達一個量之後,很多問題會自動解決。

多數的藝術家都會有自己的堅持,必須在自己的堅持跟商業考量之間取得一個平衡,這個平衡的過程其實是痛苦的。你會有這種時候嗎?那你會怎麼去解決這樣的事情?

我覺得一直都會有啊!尤其在台灣這個環境,我指的不是島嶼本身,而是環境,不管是文化或是政治等等,會讓很多年輕人忘記熱忱跟夢想,非主流跟商業間的事情變得非常極端。國外市場比較大,所以連小眾也是算一種主流,也可以很強壯。但在台灣的非主流就會被冠上「窮死」的標籤,因為沒有人會買單。無論我是演員的身份或是創作者的身份,都會遇到一樣的問題,所以我一直都把視野放在更遠的地方。我在國外看到一件事情是,只要你對作品是有熱忱,而且很認真的在經營這條路,你的東西都一定可以讓你生存,雖然不見得會大紅大紫,但起碼不會有那麼重的經濟壓力,可以支持你繼續做喜歡的事情。

 

襯衫:Haversack、上衣:Fred Perry x Raf Simons、西裝褲:narifuri all by Hotel V / 鞋:Converse / 手錶:ALBA AM3461X1 NT$8,200

 

「魔幻時刻」可以代表每個人生命中的任何時刻,都需要好好珍惜。

跨界的結合,目的多半是為了「玩出新意」,以這次與 ALBA 合作的例子而言,你最初的構思概念是什麼?

「時間」對我來講,不是一個很難發揮的題材。我是用一個單張的圖,然後以一個基本的故事架構去講述這個東西。沒有很刻意的去表現手錶,但用了跟時間性有關的象徵性元素去創作這個題材。這一次的作品我擷取了攝影上常見的用語「魔幻時刻」來詮釋時間的流逝。特別是針對夕陽逐漸消逝、由白晝轉換成黑夜的過程,讓人深陷其中卻又渾然不知。畫中運用了有點流動性的概念,從顏色深淺的變換以及圓弧狀的延伸來象徵夕陽西落的過程,而左側則是完整的呈現了夕陽的主體,讓人更有置身於其中,感受到逐漸消逝的臨場感。這個「魔幻時刻」也可以代表每個人生命中的任何時刻,都需要好好珍惜以及把握。會想以這樣的題材和 ALBA 做結合,不外乎就是想凸顯時間的重要性,ALBA 錶款的實搭性很高,所以在每日都可輕鬆配戴的情況下更能提醒自己時間正在流動,別輕易錯過那些美好的魔幻時刻。

呈上題,在發想的同時,可行性會是重點嗎?你自己平常在創意發想時,有想過可行性的問題嗎?

這件事情是重要的啊,你想得到但做不出來就沒輒。但是我在一開始發想的時候不會把執行力先放前面,只要任何想像得到的東西就先納入考量,把想法全部列出來之後,再慢慢去決定哪個最不可能去實行,去折衷找到一個最適合現在的題材或點子。

這次除了專為 ALBA 錶款設計了視覺意象,也實際配戴了此系列錶款,第一眼看到實品與配戴感受?

我蠻喜歡錶盤的設計,簡潔有力但又不失設計質感,拿在手上是有份量的,但佩戴在手上又不至於太重有負擔。其實我一直都蠻注重配件類的單品,因為它也會為整體穿搭加分不少。我自己印象比較深刻的是藍色三眼設計的款式(型號:AM3461X1),有一種很成熟穩重但不過於老氣的氣質,無論是休閒還是正式的穿著都適合配戴,而且錶面的藍色色澤與深淺佈局處理得很好,是一款蠻有設計層次的錶款。

 

 

 

因為太多繽紛的作品,動不動就想療癒別人,我就想跟他們不一樣。

一個好的作品很多時候來自「意外」,也許是一個手殘、一個瞎搞,成就了許多人認同的東西。你曾經在創作上有過這樣的意外嗎?

我有時候也會跟朋友亂聊天,聊一聊突然拼出一個故事,或是可以發展成劇本的東西,這樣的過程的確能激發出一些很好的東西。另外我在瑞士拿到首獎的一個作品「The Gift禮物」,當時我沒有刻意多想,從發想到完成創作大概只花了一個禮拜。完成後我拿給很多人看,因為作品裡並沒有太多的文字敘述,所以很多人看不太懂。我對那次的作品並沒有抱太大的期望,但最然後竟然拿到那一屆的首獎。那次之後我覺得要試著打開自己的心,因為可能在台灣待久了會被市場侷限住,這個不行、那個不行,就不知道怎麼畫。

但當我創作完這個作品之後,我下一個作品完全就是胡搞瞎搞,我就想畫什麼就畫什麼,完全沒有禁忌。那個作品叫做「消失的226」,以黑白呈現、探討的議題也非常嚴肅。我用一個末日的感覺去詮釋,非常極端跟偏激的作品,甚至別人可能會覺得有點色情的成分在裡頭。它跟「The Gift 禮物」之間在講的東西,都是在反映當代的經濟狀況或價值觀,以及人類一直以來的自私跟貪婪。完稿後我寄去紐約的一個徵件單位,就入圍到他們的年鑑裡面。或許這是個可能不被大眾所理解或不具輿論性的作品,但就是個意外的創意,也是個成功的創意。

這樣聽起來,感覺你是個灰暗的人?

我不覺得我是個灰暗的人,正是因為台灣太多繽紛的作品,動不動就想療癒別人,當大家都在做一樣的東西,我就不想跟他們一樣了。這可能是一個創作者本來就會有的思維,不往人多的地方走,不想變得那麼通俗,所以自然而然會去看一些別人沒有注意到的角落。大家都說那裡美,然後爭先恐後的去排隊去擠,我就在想是不是可以看看別的角落,說不定可以發現一些更美的事情。我覺這是我對生命的熱忱吧,應該自己去探索,而不是別人給你什麼你就拿什麼,要保有自己的判斷。

 

 

人少的地方本來就有更多可能性。

主流和非主流的辯論非常多,兩造領域的人馬也各擁天地。但有趣的現象是,原本地下、非主流領域已逐漸走向主流,甚至被眾人重視討論。在創作的時候,你一直想往人少的地方鑽,但總有一天你的作品是會被大家看到的,它也可能變成一種主流。你對於這樣的趨勢有什麼看法? 

我覺得兩者之間的差別就是,現在很多人在為了反對而反對,為了非主流而非主流。但對我來講不是這樣的,我只是覺得人少的地方本來就有更多的可能,當有一天你在做的事情開始受到關注或是開始被大家所喜愛,是有可能成為主流沒錯,但是其實我沒有刻意去想這件事情,因為我覺得要成立一個主流的概念,並不是靠一個或兩個作品的成功,肯定要延續至少五到六年的時間,每一次出現的作品都能夠被大家喜歡,好像才是慢慢地進入主流市場。

但對於一個創作者來說,如果哪一天我遇到這樣的事情,我絕對不甘於此,我的創作跟生命力一直在變,每天看到的遇到的事物也在變,所以創作一定會改變。當你的創作要改變風格的時候,如果戀戰了所謂的主流,就會不敢變了,這個時候才是分水嶺,在這樣的狀態下才能去定義自己到底屬於主流還是非主流。如果選擇的是要跟著我的心去創作,我把它認定為非主流路線,我對此充滿熱忱,就是想堅持下去。如果將來成功了,我還是依然抱著非主流的心態在執行這件事,而不是只是為了迎合大眾口味,我認為在心境上是完全不一樣的。我終究還是一個創作者,終究還是要對自己的創作誠實,也許會做一些商業的案子,但還是會一直去挖掘還沒發現的元素和題材。

 

 

創作者通常是需要掌聲的,如果照剛剛所說的,你只是跟著你的心走,你不受到外界的影響,或是你今天所創作的東西並不是為了要得到大家喜愛,那是不是也表示你不是個需要掌聲的藝術家?

我一直以來都不使用這種二分法,我覺得是有很多彈性的。像是我在國外得獎的作品,大眾可能不喜歡,可是評審喜歡,那是可以被接受的。我也試著去做繪本,讓它去打動一些人或帶給他們勇氣,這都不見得會有掌聲,但卻有機會可以感染到別人。創作有一個很大的力量是來自於用故事去給更多不同的人打氣,他們也許因為我的創作,認為還是可以繼續堅持自己的夢想,因為我們都那麼辛苦的堅持著。我覺得創作上很多的天馬行空,是充滿魔法的東西。所以就算沒有掌聲,我也還是會繼續創作,因為我從學生開始,我就是從那個過程中找到創作的樂趣,但是這一路走來我也沒有得到太多的掌聲,但我還是一直堅持在做它。

我覺得會讓我對於自己作品開始有信心的掌聲是來自於我的作品在國外獲獎。在那之前我就是在孤芳自賞,我只畫我自己喜歡的東西。但是後來我慢慢的去做一些調整和配比,譬如說有一個自我比較多一點的故事,可是我把角色設計得很可愛,那大家就會比較感興趣一點。好比說一部很非主流的電影,但他找的全部都是一二線很大牌的明星去演,那大家就會想去看。像是王家衛,就連這樣的大導演都會去做這樣的配比,如果他今天這麼藝術的創作找一些不紅的人來演,是沒有人會注意到的,那如果做這樣的配比就不能把他歸類在純藝術嗎?我認為不見得。我覺得這是可以去分配的,也不覺得它們互相衝突。

 

 

最後,請告訴讀者與粉絲,安哲的下一步計畫。

我大部分在進行一個創作的時候,如果著重太多層面在讀者問題,我的作品就會變的不純粹,所以花了很多時間在拉扯。也許心中知道他們可能會想看怎樣的東西,可是後來就會發現這跟我的初衷方向不同,有一段時間,我的創作變得有點艱難、有點不知道該怎麼下手。所以我現在會把這些顧慮先擺到一邊,先完成一個我看了會很開心的作品,再去斟酌。對於一直在支持我的讀者來說,因為我出產的速度其實是很慢的,如果還有在耐心等待的,我真的非常感謝。今年一定會有一個作品出來,我希望不認識我的人也可以去看看它,也希望以前買過我的書的人也可以再去翻翻看。喜歡就,買吧!不喜歡的話,也可以推薦給朋友,說不定你朋友會喜歡啊!(笑)

 

 


 

 

 

 

The Magic Hour   安哲與ALBA的魔幻時刻

 

魔幻時刻一詞來自攝影上的用語,

夕陽是一天當中天空呈現最多色彩層次及變化的時刻,

冷暖色間的變化,既衝突又違和,

超現實的景象,讓許多人沈醉在之中的浪漫氛圍。

夕陽也是一天中由白晝轉成黑夜的重要時刻,

時間在不知不覺中流逝。

但習以為常的我們,總會錯過那些不經意的美好,

也許時間真的想提醒我們,別錯過你的魔幻時刻。

 

more about ALBA

做為 SEIKO 副牌的 ALBA 深受時下年輕族群喜愛,其原因不僅價值與品質保證,更多的是旗下錶款獨一無二的設計。自 1979 年誕生以來,ALBA 已推出無數為人樂道的款式,而今年則打出「動靜不設限」的口號,推出保有都會時尚風格的 AM3459X1 / AM3461X1 雙配色式樣以及立體錶盤 AT3B79X1。流線型設計搭配藍寶石水晶鏡面,讓配戴者得以完全展現型男風範;而錶帶採用不鏽鋼,則扎實提升陽剛型格,任何場合、穿搭均足以應付,高 C/P 值表現不言而喻。

AT3B79X1(NT$7,200)/ AM3459X1(NT.8,900)/ AM3461X1(NT.8,200)

更多 ALBA 資訊

 


 

Director:Lin / OVERDOPE
Editor:Amber / OVERDOPE
Photographer:Uliz Hung
Styling:Saem Xu
Make-up & Hair Artist:Pearl Kwok
Composition:Bebo H
Assistant:Naomi、Chou / OVERDOPE

Latest articles

Related articles

spot_imgspot_img
Total
0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