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第三屆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 將於 5 月 20 日(五)至 22 日(日) 在台北世貿中心一館 正式回歸拉!
2020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現場
疫情之下,台北當代 因應近年線上線下、虛實整合的探索 等全球趨勢的轉變,本屆展會將打開許多嶄新面向和思考。
2020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現場
這次與 60 間精選的國際頂尖畫廊 ,共同思考在旅行限制下的展示方法,將來自 200 位藝術家、 1000 件世界最傑出的當代藝術作品 ,帶到台灣觀眾面前!
整個展覽將分成三大展覽區:
當代網域(Galleries) 為具國際規模 的頂級畫廊,包括:將為有深厚收藏實力的本地藏家,提供藝術市場的藍籌股作品。
新生維度(Edge) 聚焦7間新興畫廊 及與亞洲文化脈絡連結 的藝術作品,展區策畫將帶來新穎的前端視野。
微型單元(Solo) 主打展示年輕藝術家或中生代藝術家 個展,完整且深入了解其創作內涵與風格。
Anselm Reyle, “Untitled”, 2021, Mixed media, neon, cable, acrylic glass, 174 x 150 x 27 cm. Image courtesy of SPURS Gallery. Xyza Cruz Bacani, “Angels”, 2015, Signed on verso, giclée print Hahnemühle Photo Rag Paper, 40.6 x 50.8 cm . © Xyza Cruz Bacani , Image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Christine Park Gallery . Aboudia, “Untitled”, 2021, Acrylic, collage & oil pastel on canvas, 150 x 150 cm. Image courtesy of Jack Bell Gallery, London . Katarina Janečková Walshe, “A guide for cowboys about how to treat a woman”, 2021, Acrylic on canvas, 193 x 223 cm. Image courtesy of Asia Art Center Mak2, “Pandemic Love 4”, 2021, Acrylic on canvas, triptych, 200 x 150 cm (Each panel 66.7 x 150 cm). © Mak2. Image courtesy of de Sarthe . Felix Treadwell, “Nights Out”, 2021, Acrylic on canvas, 140 x 180 cm. Image courtesy of Carl Kostyál Gallery. Musquiqui Chihying, “The Culture Center”, 2018 -2020, Digital print on acrylic glass, zinc alloy, magnifying glass, round light box, Diameter:180 cm / Height: 100 cm. Image courtesy of Liusa Wang
除此之外,展前最大亮點,便是博覽會前接連登場的三場思想串流論壇( Ideas Forum ) 。以「知識作為逃生出口」 為題,攜手文學、音樂、哲學與各界權威,帶領觀眾沿著不同路徑與速度深入哲思,對焦當今世界的發展與體驗,交錯激盪出代表新世代核心價值的 Art & Ideas。
思想串流論壇 將以「今日的藝術顧問是?」( 4/2 )、「活躍於世界的台灣文化與文化散播」( 4/16 )、「數位藝術的新疆土」( 4/30 )三大主題,透過台北當代 Instagram 線上直播。
2022 台北當代限量優惠門票 4 月 1 日起透過 ACCUPASS 發售 ,預購優惠至 5 月 15 日止 。想了解最「當代」藝術的你,千萬不能錯過囉!購票點此 。更多 2022 台北當代資訊點此 。
👉🏻👉🏻快來追蹤 @overdope_com IG 🔥最新最DOPE不G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