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專訪 / 改變華語流行音樂,從 ØZI 開始:「我希望能帶來真正的流行。」

 

前些日子,台北上空出現一顆閃耀的新星。

他的名字叫做 ØZI。

若你還不知道他,建議先點閱以下視頻:

 

 

完 ØZI 的音樂,你是否跟我一樣想問:「這麼厲害的傢伙,為何先前從未報導?」對此,我很抱歉。但必須要說「亡羊補牢,為時不晚」。瞧,我這不是奉上了熱騰騰的專訪?閱讀本文,你將了解 ØZI 的種種,從發跡到他的創作目標。還有,我們也將在文末分享:他的出現,對華語音樂圈而言,是命中注定還是場意外?

 

 

首先,想了解你的名字,我知道你原先是以 Stefan Chen 作為開始,之所以改稱 ØZI 是有什麼特殊原因嗎?

對我而言,在改成 ØZI 之前都算是暖身,一個 Profolio 作品集的狀態。不停嘗試,有點像是在尋找自己,所以當時才會使用本名。直到後來簽進音樂廠牌「新樂園」—— 我認為這才是真正的開始,於是擷取了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的希臘名 Ozymandias(這名字同時為 DC 漫畫《守望者》英雄角色)進而簡化成  ØZI 後正式出道。

目前在 Youtube 能找得到創作有八首,但相信在那之前也有更多創作;想了解你學習音樂的歷程(是從古典開始 or 其他?)以及最初嘗試 R&B / Hip hop 的時間點。

我差不多 4 歲開始學古典鋼琴。不過跟很多台灣小孩一樣,就是「學」而已;後來國小一年級開始練團,練啊練到五年級的時候,我開始聽 Linkin Park、New Metal、ACDC、Green Day、艾薇兒那些東西 … 想想也蠻有趣的,我一開始是以搖滾為啟蒙的,也因為這樣學習到很多種類的音樂知識。

而後來接觸 R&B、Hip hop 則是到了中學的時候,最常聽 Micheal Jackson、Usher 亞瑟小子、Chris Brown、Eminem、五角、Jay-Z、Kanye West 等人的音樂。耳濡目染之下,我就想「何不如自己做做看?」最初先是從Garage Band開始,我用它自己做了一首歌並發表到 Youtube 上,想不到得到還不錯的回應。緊接著,我開始著手研究聲音、研究音響,研究關於製作的一切 … 自己做的感覺很不錯,而整個高中時光也幾乎都投注於此。差不多做到高二的時候,我開始研究影像,所以後來連 MV 也都是自己製作。

 

 

所以這些東西都是自學來的?

說全部自學也不盡然是,但基本上是自己有興趣就有管道。美國學校本身就比較特別,高中跟台灣的大學比較像。你如果真的想做什麼,而學校剛好就有那種課,那就可以選修。這也是我很幸運的地方,能在尋找自己的期間有管道去嘗試這些東西,然後吸收到我想要吸收到的資源 —— 當然,前提還是自己想不想、願不願意。此外,網路的崛起也是一點。我有很多東西,像混音以及編曲的一些技巧,都是看 Youtube 學來的。基本上,我除了鋼琴以外的東西都算自己想學才去學的吧?

畢竟你幾乎都是一人作業,而那些畫面,是在音樂創作的同時就產生的嗎?

事實上,每次都不太一樣。像《TITLE》這首歌,我其實在編曲的那霎那,就已經想到要去教堂拍 MV。之所以是教堂,主要是因為我先前在 Boston 唸書,旁邊有間很老的教堂,我進去晃過一次,當下覺得它超級超美,於是心中就暗自決定有一天一定要在那裡拍 MV。直到到後來製作《TITLE》時,我請美國學校( ØZI 母校)合唱團來和聲。在執行的當下,剛好想到 Boston 的那間教堂,也就很自然地規劃起整支 MV 的畫面。

所以像那支就等於是很平行的製作。就是我一邊編曲、製作的同時,就已經在跑 MV 的畫面了。不過也有另一種狀況,像《U&I》是我跟朋友去高雄,覺得海港蠻適合拍點東西,於是立馬決定就地取材把這支 MV 幹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mQ9PAvtjts

 

你包辦了那麼多事,讓我猜猜,你偶像該不會是 Kanye West 吧?

不僅 Kanye,我也很欣賞整個 OVO 團隊。而單就 Kanye 來說,我認為他是我的榜樣。當然,我知道很多人覺得他現在好像有點極端、瘋瘋癲癲的,但若以藝術者的角度來看現在 Kanye West 思考邏輯,還有他對藝術的堅持以及在時尚界的發展與顛覆,那他還真的稱得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還有 Jay-Z 也是很酷,他把 ROC NATION 經營成嘻哈界最屌的一個唱片公司,可見他不僅有藝術天分,也相當有商業頭腦。總之,這些人對我來說都是啟發,從他們身上能看到不少東西。

歸根究底,ØZI 的風格又是什麼?

我一直以來都在玩音樂,也在不同曲風中尋找自己 —— 也就是我的風格到底是什麼?後來發現,我對R&B、Hip hop 的感覺,是這些年來唯一沒有改變的東西。

我有時候會想要玩電音,也聽了很多很屌的製作人的音樂。而 New Metal 剛開始的時候我也聽,也也玩過搖滾。但繞了一圈後,還是Micheal Jackson 的 R&B、上世紀流傳至今的 Funk 及 HIP HOP 最吸引我。因此,若硬是要把自己定調,那我會希望保持 Hip hop、R&B 的元素。像我現在很喜歡 PBR&B,覺得它很浪漫,特別是 New School 的 PBR&B,帶有一點Trap 的感覺,不管是大鼓、小鼓或是有它獨有的 Tune,都是大家喜歡聽的元素。此外,PBR&B 不像一般 RAP 僅是「饒饒饒」,它帶有很強烈的音樂性,甚至可以加點爵士在裡面,很是多元。而我也真很喜歡這樣的音樂。

 

 

說到未來,你期望帶給大家什麼?之後會持續在台灣發展,或者有其他打算?

我想帶給大家「新」的東西,包含 PBR&B 甚至是 Grime等等在國外早就流行的東西。這部分我會先在華語圈開始,而這也是我認為應該要做的事。

 說實在的,以目前的華語市場狀況,的確需要一個很大一個 Push;而我個人也非常想要參與這件事情。我認為,差不多是該做點改變的時候了!流行音樂應該要革命性了!不然你看現在的韓國、美國、甚至是中國大陸,他們的流行音樂是正在上升、跟著潮流漸進的,反觀台灣呢?所以我希望我可以做 contribute 一點,做點什麼幫助華語市場。但我也希望最後能像 AOMG、ILLIONAIRE 他們那樣,將我的音樂帶到整個全球流行音樂圈。

但若是在台灣發展,是否會有需要接地氣的問題?例如語言、操作方式等等…

 不瞞你說,我未來新專輯大部份都是中文。但論到接地氣,我並不把它當作主要,甚至也不會那麼做。我的方向會比較傾向「融合」華語音樂跟流行 —— 現在真正的流行,甚至是之後的流行。例如 Grime,我會想著如何去融合文化,如何把中文放入歌曲中而合宜,而非盲目地接地。我也不敢說我是第一個這麼做的人,但是就看有沒有辦法「延續」這個信念,然後去用我的方式去成全。

而我也知道,台灣音樂市場跟美國、韓國有很大的不同。過去在美國念書時,有特別針對商業部份了解美國的運作方式,那時我聽一聽就覺得,「哇,這在亞洲根本不可行!」所以,包含韓國在內都因此創造了自己的商業模式。那台灣呢?台灣是否也該找出更符合大環境(國際趨勢)的操作邏輯?即便我現在也沒得出個正確答案,但以目前來說,我覺得 J.Sheon 最近那張專輯做的算是最到位的。

像《別問很可怕》還有《You will never know》都達到很不錯的 Balance,既有流行元素,也不失在地化,而歌詞也跟一般人有共鳴 —— 對,這點非常重要 —— 如何用歌詞教育聽眾旋律、音樂性還有編曲這些事情。我認為,只要每一位有想法的音樂人都能設法「融合」,那華語音樂圈肯定會更好。

 

 

所以說,現在的你準備相當齊全了?

是。我自認為應該算是,自己現在是差不多齊全了。但我也不會把自己侷限在一個小框框。因為流行音樂永遠在變,若我今天只做一種音樂而不嘗試別的,對我而言是非常很奇怪的事。之所以會玩音樂,通常源自於真正熱愛所有類型的音樂。所以我並不會排斥去做任何的突破,只要一有機會,我應該還是會做改變。

若有一天,你的目標與理想達成了。你會因此感到開心嗎?

當然。就很爽啊!就爽炸啊!

不過我還是希望不停地往前。當人生達到一個里程碑,你會爽一陣子,但最後還是會沈澱下來無止境的超越自己。

 

 

後記

這些年,全球流行音樂瀰漫一股「新」的味道。

在美國,有 Lil Yachty、Rich The Kid、Playboi Carti 等一票新生代;韓國,Keith Ape、《SMTM》群星;日本,KOHH、JP THE WAVY、BAD HOP 等廠牌;而甚至連印尼都出了個 Rich Chigga 震驚全球,遑論泰國、越南、中國、台灣等 Hip hop 沃土?仔細觀察,不難發現他們都有個共通點:平均年齡二十初頭、善於利用網際網路、除了音樂之外還涉及各項技能,包含影像、藝術、時尚等等。不得不說,世界局勢就是如此有趣,即便隔著海洋,相仿的事仍不停於各地重複發生,樂此不疲。

而 ØZI 的出現,也是如此。

除了超乎常人的天賦與努力,他更像是時代的產物。從小,他聽著 90年代後期的音樂,慢慢對 Hip hop / R&B 產生興趣。緊接著,學習 —— 透過跟你我一樣,但不知為何特別好用的網路。再來,創造,用他過去累績、學習到的技能,像 Dr.Dre 當年藏在家裡不斷嘗試實驗般,等到時機成熟了,碰的一聲,法老王 Ozymandias 就此重返人間。

個人認為,Hip hop 就像 17 世紀的啟蒙運動,打從它出現開始就影響著世界,並透過網路與各地的文化產生拉扯與融合。與早年 LA BOYZ 等一票 ABC 歌手不同,ØZI 並非是要帶來「外國的音樂」,而是致力於「新」這件事上。他並非傳教者,反倒像是革新者,是世界流行趨勢下的信仰者。或許,正如他所言的,他的方向會比較傾向「融合」華語音樂跟流行 —— 光從這點就能看出 ØZI 帶有強烈的使命感,其企圖心不同於一般創作者。接下來,就看他是否能達到目標,而不論他用什麼樣的方式,也都相當令人期待。老實說,我私心非常想看他怎麼玩中文,尤其是中文 Grime 及 PBR&B,這無疑是項跳戰,但我相信他辦得到。

editor_Evan Wang
photo_Mr.Triangle

Evan
Evan
如果潮流是所學校,那我永遠都是菜鳥。 I'm Evan a.k.a 光頭王

Latest articles

Related articles

spot_imgspot_img
Total
0
Share